2025年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意义非凡,因其参会企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发言代表也极具战略意义,堪称继2018年“里程碑式”座谈会后的又一关键转折点。这场会议不仅凸显了非公有制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里的核心地位,还通过对企业名单的“精挑细选”,清晰地传递出政策导向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的明确信号。接下来,我们将从参会企业结构、发言企业分析、未到场企业影响及历史对比这四个维度展开深入论述。
和2018年座谈会主要聚焦信息技术、机械等产业不一样,2025年的参会企业明显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倾斜。以AI领域为例,宇数科技,作为春晚机器人的研发企业,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其研发的机器人凭借灵动的舞姿、精准的动作,展现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全国观众眼前一亮。还有全球现象级产品DeepSeek,在国际上掀起了AI应用的热潮。半导体龙头比亚迪和维尔股份等也都位列第一排。这充分反映出政策层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核心领域,像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的战略重视。自2023年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后,政策导向愈发明确,此类企业由于技术突破性强,且对产业链有着显著的带动效应,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比亚迪不仅自身在整车制造方面成绩斐然,还带动了上游电池材料供应商、下游汽车销售及服务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农业(如新希望集团)、餐饮、基建等领域的企业虽然没有占据前排位置,但其参会足以表明政策层对非公有制企业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方面所发挥角色的延续性认可。就拿独山县座谈会来说,传统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得到了充分肯定。新希望集团在农业领域积极布局,通过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使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这类企业的存在,体现了“全面铺开”的政策思路,即在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基本盘的稳定。毕竟,农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餐饮关系到民生日常消费,基建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们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
此次会议上,首次出现“90后人形机器人企业掌舵人”发言,这一现象象征着新生代企业家在硬科技领域的迅速崛起。这位年轻的掌舵人所带领的企业,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完成多种任务,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杭州马(阿里巴巴)、深圳马(腾讯)虽未发言但重回前排,这显示出互联网巨头在经历监管调整后,依旧被视为数字化的经济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民企优等生”省份的企业占据主流,这与地方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紧密关联。比如浙江,通过建立定期的政企交流会议、客户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众多非公有制企业蓬勃发展。
华为的发言重点很可能围绕“鸿蒙操作系统生态构建”与“6G研发技术”。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华为身处前沿阵地,其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的路径非常关注。例如,鸿蒙操作系统的推出,打破了国外操作系统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华为通过一直在优化系统性能、吸引开发者入驻,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体系。其在6G研发技术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试验,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华为的参与充足表现了政策层对“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的坚定支持,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创新,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比亚迪从电池技术(刀片电池)到整车制造的垂直整合模式,已然成为“中国智造”的优秀范本。在座谈会上,比亚迪可能会着重强调“新能源汽车出海战略”与“储能技术商业化”。以新能源汽车出海为例,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凭借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销量持续增长。其在储能技术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家庭和公司可以提供储能解决方案,助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存储。这与赣州座谈会提出的“对接海外市场”目标高度契合,比亚迪的发言位置,凸显了新能源行业从政策扶持向市场主导转型的成功。
作为半导体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维尔股份的发言或许会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化”与“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在中美半导体博弈日益加剧的当下,其技术突破意义重大。比如,维尔股份在碳化硅衬底量产方面取得了成功,有效打破了海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碳化硅衬底是制造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关键材料,其实现量产,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类企业的崛起,与2023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中“补齐产业链短板”的部署直接相关,推动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向自主可控、高水平发展迈进。
宇数科技凭借春晚机器人成功出圈,其发言可能涉及“人机协作场景落地”与“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该企业代表着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向应用层渗透的趋势。在实际应用中,宇数科技的“机器人 + 服务”模式在医疗、物流等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在医疗场景中,机器人能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护理患者等工作,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在物流场景中,机器人能完成货物搬运、分拣等任务,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这与天门市座谈会上“科学技术创新唱主角”的号召形成呼应,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成果。
新希望的发言可能会强调“数字化养殖”与“预制菜产业链整合”。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新希望能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农业进行改造,展现出了非公有制企业在产业融合中的创新能力。在数字化养殖方面,新希望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养殖方案,提高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水平。在预制菜产业链整合方面,新希望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销售配送,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满足了花了钱的人便捷、美味食品的需求。独山县座谈会曾肯定此类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新希望的发言进一步证明传统行业并非“保守派”,而是积极拥抱技术赋能的实践者。
小米的发言可能围绕“智能家居生态拓展”与“汽车业务协同”。其“手机×AIoT”战略与造车业务的结合,体现了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跨界整合开辟新赛道的典型路径。例如,小米通过将手机与智能家居设备相互连通,打造了便捷的智能家居ECO,用户都能够通过手机轻松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门锁等设备。在汽车业务方面,小米积极探索汽车与智能家居的协同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汽车与家庭设备的无缝连接,为用户所带来全新的出行和生活体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小米并未选择“纯技术路线”,而是以商业模式创新参与竞争,这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多元化注解,展示了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多样性选择。
用户提及“某未到场企业股价大跌”,这一现象深刻折射出座谈会名单所具有的“风向标”作用。回顾历史案例,2018年座谈会后,未入围企业曾面临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而在2025年,政策更强调“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未到场的原因可能包括:其一,技术路线偏离“新质生产力”方向,比如一些低端制造企业,由于技术上的含金量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难以契合当前政策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点支持方向;其二,存在合规性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可能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风险,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其三,处于战略调整期,如某些企业业务出海受阻,面临重大战略调整,无暇参与此次座谈会。此现象警示企业一定紧密跟随政策导向,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政策标签”的敏感度日益提升。企业只有顺应政策发展的新趋势,不断的提高自身实力和合规水平,才能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2018年座谈会旨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当时通过“自己人”表态来稳定非公有制企业信心,扶持领域主要偏重“补短板”,像机械、汽车制造等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机械制造企业面临出口受阻、技术引进困难等问题,座谈会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补齐技术短板。而2025年则转向“锻长板”,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目标从“抵御风险”升级为“引领全世界创新”。如今,在全球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加大对AI、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支持,旨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潮流。
2018年主要依赖全国工商联的沟通渠道,而2025年依托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的统筹能力,政策落地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以赣州座谈会为例,提出的“政银企对接机制”与“诉求快速响应”,正是民营局职能的具体体现。通过政银企对接机制,银行能够更精准地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公司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则确保企业的问题能获得及时解决,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与2018年侧重国内市场不同,2025年座谈会鼓励企业“对接海外”,如比亚迪出海、小米国际化等。这与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技术输出国”转型的战略相匹配。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其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国际认可,通过技术输出和产品营销售卖,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小米在国际化进程中,将智能产品和商业模式输出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民营企业应深耕“卡脖子”领域,如半导体设备,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同时,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提前布局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此外,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以农业物联网为例,利用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借助民营局的“娘家人”角色,热情参加地方常态化沟通,学习浙江经验,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密切交流,及时了解政策动态,争取研发补贴与税收优惠。浙江通过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为公司可以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服务,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政策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积极性。
通过“技术出海”,如华为专利授权,替代“产品出海”,规避贸易壁垒。华为凭借强大的研发技术实力,将专利授权给海外企业,既实现了技术价值的最大化,又有效规避了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适应《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完善数据安全、ESG管理等体系。在数据安全方面,企业要加强数据保护的方法,防止数据泄露;在ESG管理方面,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日益严格的法规和市场要求。
2025年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通过对企业名单的“精准排布”,释放出“科学技术创新主导、传统行业赋能、法治化护航”的清晰信号。发言企业的技术路径与战略选择,不仅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更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跃迁的路线图。在此过程中,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代际企业家的话语权更迭、以及全球化竞争格局的重塑,将共同构成中国民企未来十年的发展底色。非公有制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顺应政策导向,积极创新发展,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