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一封致股东信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据其信中的内容所显示,尽管受到疫情挑战,在刚刚结束的财政年度中,阿里巴巴依然完成了五年前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了本财年1万亿美元的交易总额。相对于如今超6万亿美元的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万亿美元是个重要的里程碑。
同时在疫情中,阿里巴巴充分利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参与到了全球抗击疫情之中,对保障民生、恢复经济行动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的外界也更加好奇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究竟会是什么!
“是服务中国10亿消费者,在阿里平台上实现人民币10万亿元的消费规模。”
“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当这样的豪言壮语从这个为人异常低调,总是西装革履,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的48岁中年人口中说出的时候,却不经意间会给人一种异常信服的感觉。
回顾张勇在阿里这十几年时间里所创造的辉煌战果,他的的身上确实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等着我们的细细品味!
1.他曾是马云最讨厌的人
“上海人、职业经理人、CFO,是我最讨厌的三种人!”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曾这样说过。
时间回到2019年9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现任集团CEO张勇接过了他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而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将正式开启“逍遥子时代”。(逍遥子是张勇在阿里起的花名)
张勇是谁?他是上海人、职业经理人、有CFO背景!同时他也并不是阿里的创业元老,而他的工号甚至都排在了1万多名开外。
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他曾是马云最不喜欢的那一类型人!
马云希望阿里能做102年,跨越三个世纪,而他却把这个重宝压在了一个他最不喜欢的人身上。
我国有句老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张勇这个人一定不简单。
2.“我觉得淘宝很新奇”
2007年,此时的张勇还在盛大担任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当时的网游《传奇》也尚在巅峰,31岁的盛大掌门人陈天桥更是新晋中国首富,盛大可谓如日中天。
而就是在此番盛况之下,却因为猎头的一通电话,以及和妻子的友好协商,张勇就这样突然的进入到了阿里,并担任起了淘宝的CFO。
“我已经干过一个30亿美金公司的CFO了,我想干个300亿美金的。”有的时候,一次意想不到的跳槽原因往往就是这么的简单!
从过往的履历来看,张勇一直是一个非常擅长做顶层设计的人,大局意识很强,当时的他觉得淘宝很新奇,电子商务应该是未来,所以也就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而作为一个CFO,他往后是如何在阿里大展宏图的,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阿里内部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3.一手拉扯起了淘宝商城
阿里的CFO没有严格规定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这也为他两年之后得以接手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埋下了伏笔!
淘宝商城事业部其实是在张勇就职之后的第二年才成立的,但是随之阿里内部迎来的一系列人事变动,陆兆禧走上前台接任淘宝总裁,打乱了之前的商城布局规划,加之淘宝网的单月营销额喜人,突破百亿大关,致使集团的更多精力都花在了其上。
而这个尚未成型的B2C业务,也就顺势成为了一个爹妈都不疼的弃儿。2009年3月,此时已兼任着淘宝网COO的张勇主动请缨要做淘宝商城,原因一如他本人所言那样:B2C在未来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块。没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
以内部创业的姿态强势崛起,张勇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将淘宝商城的运营带入了正轨。而往后的事实也向我们证明了,张勇的战略才识确实非常惊艳。
现在的我们可以畅快的谈论张勇每每在电商红利快要消失的时候,都能给阿里指出明确的方向,殊不知这其中所遭遇的经历究竟是有多么的坎坷。
毕竟再厉害的人,也总会遇到自己的至暗时刻。
当年意气风发的张勇当然也不例外。
4.猝不及防的十月围城事件
2011年,淘宝商城随着不断的壮大,在已开始独立发展的同时,如何将这个品牌跟淘宝的品牌做出区隔,以实现更高品质的商品化服务,张勇选择了一种非常暴力而大胆的手段。
将技术服务费从一年6千提到了6万,违约保证金从1万提到了10万。然后还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今年的销售额没有超过15万,无论如何明年都要清退出去。
这个措施的目的在于将真正有实力的大商家留在天猫,让没有实力的小商家继续在淘宝里面孵化,以此杜绝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对于这个净土的侵袭。
至此“十月围城”事件迎来爆发,3000多个中小卖家不断围攻淘宝商城,而且成立了反淘宝联盟,恶意利用平台规则,对大商家发动攻击。在持续了一周时间后,淘宝方面最终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政府部门也介入了此事,最终才得以了暂时收场。
虽然马云当时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张勇,但是作为这起事件的负责人,张勇却需要在这之后,用更漂亮的业绩,才能去堵住外界的质疑!
5.带飞了天猫和双十一
“十月围城”事件结束之后,张勇以雷厉风行之势选择把宝压在2011年11月11日这天,由于张勇的精心策划和野心布局,硬是让这个本该属于光棍的节日,变成了一次电商行业的狂欢季,发展至今,更是已经演变为了一年一度的网购庆典。
而2011年双十一,淘宝的成交额上升到了52亿元,其中淘宝商城贡献了33.6亿元。2012年1月,淘宝商城也正式更名为了天猫,成为了建立在淘宝之上二次创业所诞生的最终产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天猫及双十一的火爆势头,造就了阿里巴巴这家零售巨头的当今地位,更成为了他们往后对抗京东商城的绝对武器。
而张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真的是至关重要。
至此张勇在阿里巴巴,第一阶段的使命,也已落下帷幕,只是随着更加多元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到来,等待张勇的考验还远远不止于此!
6.抢到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
时间来到2013年,这一年是BAT全面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一年。
百度19亿美元押宝了91无线
腾讯4.48亿美元战略投资搜狗,并重押滴滴
阿里当然也不甘落后,5.06亿元战略投资UC浏览器,5.86亿美元战略投资新浪微博,2.94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地图,后收购高德地图。
而此时不管是阿里外部投资上的升级,还是内部战略上的重新规划,以CEO的陆兆禧和COO张勇为首的团队,在这个时候却是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销售出身的陆兆禧想要正面狙击腾讯的社交产品微信,于是推出了“来往”
而有CFO背景的张勇则是继续于淘宝电商行业的PC端业务的持续开发。
然而现实的结果是,直到到2014年1月份中国移动主流IM产品中仍看不见来往的名字,其覆盖人群不足百万。而在2014年春节,微信推出微信红包,却以这样的的形式给了阿里的支付宝一个猝不及防的回攻。也至此,腾讯彻底拿稳了移动互联网的这张船票!
眼瞅着在移动社交方面的发力方向,可能走不太通,随着陆兆禧的下课,张勇开始主掌移动电商这样的发展趋势,并在2015年正式上任阿里的新CEO。
其实在陆兆禧做来往的时候,张勇在2014年3月已经开始做起了手淘业务。虽然当时手淘的销售额占比其实仅只有约15%,但是基于手机的消费场景革新,张勇的顶层设计能力,再次展现了不一般的强大格局,随着手机淘宝APP在服务满足于碎片化场景使用上的不断升级,以及通过低价、促销、优惠等活动将顾客引流至移动端,也至此逐渐完成淘宝系的“大迁徙”。
阿里201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手淘移动成交额占比超过了50%,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增加到了2.89亿人。手淘也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最终以自己主营的电商业务,通过手机淘宝APP的开发,也至此成功抢到了一张移动端互联网的船票!
只是马云方面对于阿里未来发展赋予的浓厚期待,这次的一张船票,也仅仅是见证了阿里阶段性的成功,靠着电商起家,靠着电商上位,但是最终阻碍阿里发展的也可能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电商业务。
去电商化的多体系发展,成了阿里往后需要着重探索的新模式!
7.如何在数据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其实在张勇接任阿里的CEO之后,对阿里的定位已经明确指出是:“升级为面向未来商业的基础服务设施,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而马云自己也说过数据将会成为最大的生产资料,会成为像水、像电、像石油一样的公共资源。
也因此阿里巴巴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方向被定义为是:去电商化,拥抱“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
而以消费者数据为核心,新零售为切入点,不管是阿里孵化的盒马鲜生,还是搭台菜鸟网络,主导了包括苏宁云商、海尔电器、银泰商业集团、新加坡邮政等多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又或者是向制造、企服等领域的不断延伸。
随着更多消费场景和流量入口的纳入,张勇所奉行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正在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数字化革命!
8.是接棒者亦是引领者
而今回头来看,不难发现,马云打下了阿里的江山,而张勇则守住了阿里的江山,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真的非常需要用不同风格的领导人,去实现正确的引领。
也因此,拥有天马星空般创意的马云,最终把自己的权利交给了低调务实的张勇,实现了真正的意义上的急流勇退!
而为了把马云的创意与想法实现完美的落地,从他接任集团CEO以来,就在不断的对阿里进行所谓的组织调整。
不管是2015年12月启动的“大中台、小前台”调整
还是2017年1月面向的“五新“架构调整
又或者是2019年对于未来5到10年数字经济时代的调整
都展现着他知人用人,排兵布阵的惊人策略能力
可以说在如今阿里的商业领域,张勇善用人才的同时,对于自己的使命也有着很明确的认识。
9.阿里的未来会是谁的天下
只是而今以张勇为首的阿里巴巴,在稳步前行的同时,外界也伴随有很多这样的质疑,因为马云和张勇都不是技术出身,从更广义的层面来看,两人都更倾向于是商业领袖。
但是现今的时代,人们更崇尚的其实是科技天才,比起商人的鼓吹,科技上的成果有的时候其实更加的振奋人心。
目前看来,已兼任天猫、淘宝总裁的80后蒋凡更有可能是张勇的培养对象,其在2014年,在带领团队对于手淘APP的功能开发,以及之后淘宝与手淘业务的整合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首席架构师、集团高级科学家等等头衔无一不证明着他科技天才的身份。
总之不管下一个接棒者是谁,而今着眼当下,在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发言时,张勇曾立下的目标就像文中开头所说的那样:经过5年努力,能够服务全球超过10亿消费者,希望平台服务超过10万亿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规模。
在见证时代的同时,也期待张勇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辉煌壮举!带领阿里巴巴在不断造顶的同时,也能再次走上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