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田的花期真正意义上的到来,要比预计晚了两个月,从八月份开始,十月多结束。“今年算是经历了两个月的完整经营期。”顾娟说。
去年九月份,六月瓣曾试营业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包括六月瓣、花田、花儿牧场在内的花儿?上寺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但尽管如此,小红书上依然有几篇零星的打卡笔记,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看到的人都在问这是在哪?乌鲁木齐还有这样的咖啡馆?
01.
乡村咖啡馆
下午五点多,顾娟和我面对面地坐在六月瓣咖啡馆里聊天。
已经九月下旬,距离花儿?上寺的花期结束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巧不巧,持续了很长一段温暖日子的乌鲁木齐,今天气温骤降。山上已经开始起风,乌云渐渐飘过来,花田里也少了些耀眼的斑斓色彩。
即使天气不如意,即便是工作日,前来咖啡馆的人倒是络绎不绝。窗外,依然有不少游客在打卡拍照。四个月前我探访这里时,这片空旷的土地还是黄褐色,上面均匀地布满了花苗。好在那时的阳光正好,夕阳映着六月瓣,透过玻璃落在窗台,打在身上。而如今,眼前多了一片灿烂的花海,一眼望去,看不到头。
“早晨和下午。”聊到六月瓣一天当中最好看的时间,顾娟如是说。“尤其是夏天的清晨,晨光刚刚起来的时候,空气也比较湿润,没有人,一切都很安静。”
今年花田的花期真正意义上的到来,要比预计晚了两个月,从八月份开始,十月多结束。“今年算是经历了两个月的完整经营期。”顾娟说。
去年九月份,六月瓣曾试营业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包括六月瓣、花田、花儿牧场在内的花儿?上寺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但尽管如此,小红书上依然有几篇零星的打卡笔记,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看到的人都在问这是在哪?乌鲁木齐还有这样的咖啡馆?
持续旺盛的花期,也使得六月瓣迅速出圈,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园区目前日均客流量在600人到800人左右,节假日能达到1500人,大部分顾客在赏花之余,都会顺便去六月瓣喝上一杯咖啡。
顾娟没有花一分钱做商业推广,甚至大众点评也是她前两天才把商家认证做完的。她前段时间上小红书,发现关于六月瓣的自发打卡笔记就有800篇。六月瓣咖啡在乌鲁木齐县的吃喝玩乐榜上排名第一,店里忙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360杯咖啡。
从去年到今年,满打满算,咖啡馆营业了也才几个月的时间。“整体上来说,还算是比较成功的。”顾娟笑着说。
那些远方而来的人,除了在这里赏花,又多了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02.
就做六个半月好了
没有人会把咖啡馆开到村里来。
两年前顾娟去注册咖啡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很诧异,说没人注册过,从来没有过。“你开到村里会有人过来喝吗?”工作人员问她。“应该有的吧。”她回。
说起来,顾娟和六月瓣,是巧合,也是注定。踏入设计行业十七年,顾娟没有去一家广告公司上过班。她一直坚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喜欢朝九晚五打卡上班,不喜欢受人约束。“骨子里可能就是喜欢自由。”顾娟说。于是,当时任永丰镇上寺村第一书记的张继东找到她,寻求一些规划建议和帮助的时候,她答应得很爽快。
花儿?上寺距离乌鲁木齐市区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毗邻216国道,是去往白杨沟的必经之路。人流量是有的,但在这只有二十亩的建设用地上,除了种花,还能做些什么?那一天,顾娟和朋友走在这片荒土地上,边聊天边规划着位置。只是一瞬间的灵感,她踢着脚下的硬土块,突然转头望向朋友,“在花田前面开个咖啡馆怎么样?”
乡村咖啡馆的念头不断浮现在脑海,顾娟与两个伙伴一拍即合,所有人越想越兴奋。不如叫“六月半”吧,顾娟想,趁着花期,一年就做六个半月就好了。后来发现名字已经被注册,她突然想到那片花海,于是便取了个谐音,叫做“六月瓣”。由此,也定下了咖啡馆的调性,一切都与植物相关。
在顾娟看来,六月瓣并不是她最喜欢的那个作品,甚至也不是最用心的一个。
以前她给品牌做设计,快的话,一个星期视觉相关的初稿就能出来。到了六月瓣,只是logo的设计,她就陆续地做了一个月,否定了三四版设计稿。“很奇怪,我做其他所有的设计都没有感觉那么费劲过。”顾娟说。她画花,画别的图案,写英文,写中文,尝试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对劲,达不到她想要的那个点。
“没有图形可以形容你对它的一个定义,或者是诠释。”顾娟说,“就像是在捏一个橡皮泥,你不敢轻易去定义它,只能先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她最终选择了做减法,找到一位喜欢的书法师,用笔写下六月瓣三个字,然后她在字旁边画上一个小房子。整个logo,字体稍显笨拙,图案质朴简单。
最简单的东西,也是顾娟最想要的。那个小房子,也正是如今六月瓣咖啡馆所呈现出的模样。
03.
回归自然本身
花儿?上寺田园文旅综合体,本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项目。
最初设计六月瓣的时候,顾娟只是觉得在花田边开一家咖啡馆,赏花喝咖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不看花,专门只为了六月瓣而来。很多顾客会和顾娟抱怨,说自己来六月瓣喝咖啡,还要掏十五块钱门票。顾娟也只能一边笑,一边和他们解释。这个夏天,顾娟听到顾客问的最多的就是,“你们冬天还开吗?我冬天还想来。”
咖啡馆里的软装,基本都与上寺村的自然相关。
在六月瓣,几乎看不到一些过于现代的东西。从村里捡回来的芦苇,村民送的小红果,榆木切割做成的桌台......花田边的栅栏,是村民人居环境整治中拆除的椽子和檩子,废旧的轮胎变成了彩色的轮胎墙,草坪中蜿蜒曲折的石头路是村党支部带着村民在河床里捡的鹅卵石。“回归自然本身,尽量用自然的东西去做一个链接。”顾娟说。
“包括这排树。”顾娟转头,指着身后一排整齐的榆树,树木把咖啡馆的户外区域恰到好处地包裹了起来。“我们是先有的它(榆树),才盖的咖啡馆。”顾娟又补充,“这排树是原先村委会后墙里的,你会发现第一棵树,刚好是六月瓣开始的地方。”
一切都是取之于上寺村,再用之于上寺村。
设计六月瓣,包括整个花儿?上寺的规划,顾娟说这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是想把美学的概念带到乡村来。她想要更多人知道,原来乡村旅游,也可以做得更美一点。“我们都讲人有三观,其实还有第四观,就是审美观。”顾娟说。
在六月瓣,她喜欢坐在那里观察客人的状态。忙的时候,她也会去后堂帮忙洗杯子,她觉得洗杯子是一个很疗愈的过程,不用去想任何复杂的事情,只专注于一点。她享受在店里忙活的时间,享受和店员交流研究咖啡新品的时刻。顾娟自己本就是一个爱喝咖啡的人,以前她每天早上都会冲一杯咖啡,现在差不多也是。“我们今天有做一个斑斓拿铁,有点像爆米花的味道。”她笑着对我说。
顾娟说她以前看到过一句话,“一个城市的咖啡馆数量代表着城市经济的活跃程度”。乌鲁木齐独立的咖啡馆不算多,她希望在推动城市更多文化层面的地方,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在山上开咖啡馆,和在市区有什么不一样?除了地缘上的差异化,最大的不同,顾娟用了一句很简单的话作为回答:
“我会开车奔赴你,为你而来。”
作者|偝驰
图片|受访者提供
现在时间是2021年11月21日13时1分45秒,这是《水淼·多功能批量排版》试用版本处理的文章。Hgj35A9Exg